一人類的腳步尚未走進1990年代,世界冷戰(zhàn)架構瓦解的大勢才冒出苗頭的時候,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發(fā)表了瞻望世局變化與前景的《歷史的終結》(The End of History?)[1],瞬即轟動一時。隨后,當冷戰(zhàn)架構正式步入歷史,福山擴大論點...[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一人類的腳步尚未走進1990年代,世界冷戰(zhàn)架構瓦解的大勢才冒出苗頭的時候,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發(fā)表了瞻望世局變化與前景的《歷史的終結》(The End of History?)[1],瞬即轟動一時。隨后,當冷戰(zhàn)架構正式步入歷史,福山擴大論點...[繼續(xù)閱讀]
一1904年1月13日,大清帝國的湖廣總督張之洞(1837—1909)與管學大臣榮慶(1859—1917)、張百熙(1847—1907)聯(lián)名向清廷呈交關于制定新學制的《奏定學堂章程》,得到批準,“癸卯學制”就此成立,[1]影響深遠。其中提出的《學務綱要》,張之洞...[繼續(xù)閱讀]
在傳統(tǒng)中國的思想架構里,中國處于所謂世界秩序的核心地位。這樣的觀點,不過是個被建構出來的“神話”。[1]唯則,在中國被迫和西方國家開始密切互動的十九世紀,支配人心的則是這樣的觀念和過往與“蠻狄”交往的“歷史經驗”...[繼續(xù)閱讀]
孫中山對于民族主義的論述,雖與時代思潮同流,卻也總有自出機杼之面向。方其開展革命事業(yè)的初期,以“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作為革命之懸的,[1]即與當時之改革論者(如康有為),大異其趣。不過,孫中山初期推動革命事...[繼續(xù)閱讀]
1918年6月26日,遭受護法運動挫折的孫中山,抵居上海,潛心著述,[1]在這段堪稱“革命領袖暫時擺脫世俗繁劇的期間”(Years of withdrawal)里,[2]孫中山重行反省思考革命策略,乃有《孫文學說》等著作。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民族主義的情緒席...[繼續(xù)閱讀]
孫中山早在1907年就聲言中國國族已經陷入清朝政府以及外國人的雙重奴隸的田地。自從他于1920年代初期對開始思索中國要如何處理喪失之利權或土地等問題以后,遂又從1923年開始,重拾中國國族處于雙重奴隸地位這一闋被他忘記繼續(xù)...[繼續(xù)閱讀]
在現(xiàn)代中國的歷史進程里,社會主義思潮/運動,占有獨特的一頁篇章,其鼓吹一代風潮、帶動世局變易的影響力量,絕不容輕估。清末以降,西方社會主義思傳入中國以來,其流布態(tài)勢隨著中國人對其內涵之漸能掌握,益形廣泛與深入。就其...[繼續(xù)閱讀]
在張君勱對社會主義的認識、理解過程中,他的憑借與途徑,主要來自于他和德國社會黨人的交往經驗,以及文獻的閱讀、思考,和中國其他知識分子走上社會主義之路的方向與過程,有異有同。(一) 張君勱和德國社會黨人的交往經驗張君...[繼續(xù)閱讀]
在這個階段,張君勱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是他關于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多所反省、思考的依據(jù),非但終于呈現(xiàn)了他己身的立場所在,并及申論社會主義對中國的意義,提出立論和行動綱領。(一) 對社會主義理論意義的整體理解整體來...[繼續(xù)閱讀]
總結以上的析論,筆者以為,大體言之,這個階段的張君勱對于社會主義體制之認識與論述呈現(xiàn)出來的觀點,與發(fā)表《論無產階級專政》(Die Diktatur des Proletariats)一書[1]批判蘇聯(lián)“無產階級專政”式社會主義之路,同列寧進行“文字戰(zhàn)爭”...[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