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境內(nèi)有皖山(又名天柱山),故簡稱皖,位于祖國東南部,地處長江下游,距東海300公里,跨東經(jīng)114°54′—119°37′、北緯29°41′—34°38′。安徽毗鄰6省,東連江蘇,南鄰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東,居華東地區(qū)腹地。安徽山川壯...[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安徽境內(nèi)有皖山(又名天柱山),故簡稱皖,位于祖國東南部,地處長江下游,距東海300公里,跨東經(jīng)114°54′—119°37′、北緯29°41′—34°38′。安徽毗鄰6省,東連江蘇,南鄰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東,居華東地區(qū)腹地。安徽山川壯...[繼續(xù)閱讀]
安徽省東西寬約450公里,南北長約570公里,總面積為13.9萬多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在華東六省一市中居第3位,在全國居第22位。長江、淮河橫貫其間,將全省分為淮北(亦稱皖北)、江淮(亦稱皖中)、江南(亦稱皖南)三大自然區(qū)?;?..[繼續(xù)閱讀]
類型多樣,以平原為主 安徽省地貌類型比較齊全,既有高聳逶迤的山地,又有起伏和緩的丘陵、臺地,更有廣袤無垠的平原。全省土地面積中,山地占15.3%,丘陵占14.1%,臺地占13.1%,平原占49.9%,其余7.6%為水面。皖南黃山主峰蓮花峰海拔1873米...[繼續(xù)閱讀]
安徽省地貌地域分異非常明顯,全省可以劃分為五大地貌單元:淮北平原、江淮丘陵臺地、皖西丘陵山地、沿江平原和皖南丘陵山地?;幢逼皆∮址Q淮河中游平原,位于安徽省北部,包括淮河以北的全部地區(qū)和淮河以南沿淮湖泊、洼地...[繼續(xù)閱讀]
大別山 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處,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0%以上分布在安徽境內(nèi)。山體主要由花崗巖和片麻巖等組成,由于地殼運動以斷裂、隆起為主,故地勢高峻,山峰挺拔,重巒疊嶂,溝壑陡深,是史河、淠河、杭埠河、潛水、皖河...[繼續(xù)閱讀]
系安徽省分屬長江下游水系、淮河中游水系和新安江水系。其中,長江下游水系和淮河中游水系為安徽省最主要的水系。長江下游水系 長江自江西省湖口附近進(jìn)入安徽,由西南向東北斜貫,流經(jīng)宿松、望江、東至、懷寧、安慶、貴池...[繼續(xù)閱讀]
長江 長江安徽段長約416公里。沿岸為平原,多支流和湖泊,江岸變化較大。河床比降小,水流緩慢,水面平均比降為0.17‰,多漢道和江心洲。江心洲多達(dá)40余個,總面積近550平方公里,銅陵張家洲面積最大,約70平方公里,無為羅卜洲最小,面...[繼續(xù)閱讀]
安徽省湖泊成群,星羅棋布,總數(shù)達(dá)500多個。其中萬畝以上湖泊就有30多個,主要分布于長江和淮河沿岸。除了天然湖泊以外,安徽省還有眾多的“人工湖泊”—水庫。到1988年底,全省共建各類水庫4367座。其中大型水庫10座、中型水庫99座...[繼續(xù)閱讀]
1667年設(shè)安徽布政使司時,轄8府、5直隸州、4散州、51縣。民國3年(1914),安徽省設(shè)立安慶道、蕪湖道、淮泗道,轄60縣。1928年廢道,由省直轄縣。1932年設(shè)立10個專區(qū),轄60縣??谷諔?zhàn)爭期間,部分專區(qū)撤而又置,直至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才又設(shè)立...[繼續(xù)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安徽省縣級行政區(qū)劃保持了相對穩(wěn)定,僅個別縣的隸屬關(guān)系變動較多。地區(qū)一級變更頻繁,但布局逐步趨于合理??h以上行政區(qū)劃逐年變動情況概述如下:1950年,撤銷阜城、亳城、三河3市,其行政區(qū)域分別并入阜陽...[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