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務府是掌管宮廷事務的機關,凡皇帝家的衣、食、住、行各項事務,都歸內務府承辦。光緒《大清會典》卷八九說:內務府“掌上三旗包衣之政令與宮禁之治,凡府屬吏、戶、禮、兵、刑、工之事皆掌焉”。包衣是“包衣阿哈”(家奴...[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內務府是掌管宮廷事務的機關,凡皇帝家的衣、食、住、行各項事務,都歸內務府承辦。光緒《大清會典》卷八九說:內務府“掌上三旗包衣之政令與宮禁之治,凡府屬吏、戶、禮、兵、刑、工之事皆掌焉”。包衣是“包衣阿哈”(家奴...[繼續(xù)閱讀]
愛新覺羅家族與滿漢旗民間的各種宗族組織一樣,都是按血緣宗法原則,建構其內部關系的。只不過由于皇族的特殊地位和統(tǒng)治集團的精心設計,使皇族的宗族制度遠比其它血緣組織的同一制度發(fā)達得多,嚴密得多。與皇族宗族制度相關...[繼續(xù)閱讀]
王府的設立,始自皇子的分府。清制,皇子15歲時,由宗人府請封,皇帝欽定其爵位。一般說來,皇子封授年齡也就是成婚年齡,當然也有稍早或稍遲的。結婚后就要搬出宮(也有不立即出宮的),叫作分府。分府后,其居室服用、所屬官員人役...[繼續(xù)閱讀]
對王公賜予府第的做法,始于清朝入關以前。在完成于康熙八年(1669)以前的《盛京城闕圖》上,繪制并用滿文標明了開國時代建于盛京的11座王府。②崇德年間定:親王府,臺基高1丈。正房1座,廂房2座。內門蓋于臺基之外,綠瓦朱漆。兩層...[繼續(xù)閱讀]
皇子分府后,建立起一套自己的管理機構。按清朝規(guī)定,王公府屬護衛(wèi)官員除奉特旨格外賞給不拘數(shù)額外,親王應設長史1員,一等護衛(wèi)6員,二等護衛(wèi)6員,三等護衛(wèi)8員,四五六品典儀各2員;郡王應設長史1員,一等護衛(wèi)6員,二等護衛(wèi)4員,三等護衛(wèi)...[繼續(xù)閱讀]
宗室貴族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越,既可入仕當差,又可賦閑家居,余暇消遣,原無一定范圍,習尚娛樂,各有不同,總體來看,不妨以“好玩”兩字概括:“子弟消閑特好玩,出奇制勝效梨園。鼓鏇鐃鈸多齊整,箱行彩切俱新鮮。雖分生旦凈末丑,盡是兵民...[繼續(xù)閱讀]
清初八旗王公在艱苦的戰(zhàn)爭年代里成長,無不吃苦耐勞,精明強干。清入關以后,王公既為世襲,他們的子孫往往在幼小時即可襲封,為王為公。如敬謹親王尼堪第二子尼思哈襲封親王時僅3歲,10歲時便病死;順承郡王勒爾貝、充保也是3歲襲...[繼續(xù)閱讀]
咸豐帝在位11年,去世時其子年甫6歲。同治帝載淳6歲登極,19歲即魂歸西天,身后無嗣。光緒帝載湉以4歲入嗣大統(tǒng),在位34年,亦無子嗣。末代皇帝溥儀(宣統(tǒng)帝)3歲入宮即位,臨御三載而遜位。這種情況,為咸豐朝以前所無。因此,從奕詝以降...[繼續(xù)閱讀]
清代皇族是一個寄生性貴族集團,根本不從事士農(nóng)工商各業(yè),亦不當兵披甲,完全依靠領取俸銀祿米和各種恩賞銀米過活。宗室、覺羅為了多領銀米,便千方百計多娶妻妾,多生子女。尤其上層貴族,妻妾成群,與這種坐享俸銀祿米制度有著...[繼續(xù)閱讀]
以官莊、王莊為代表的大土地所有制,為皇室貴族提供了重要的經(jīng)濟來源,也是其特權地位得以世代相承襲的物質基礎。然而,宗室貴族要從壯丁、佃戶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勢必激化與后者的矛盾。清中葉以降,統(tǒng)治集團日益衰朽,壯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