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婦女化妝、穿漂亮的流行服裝、戴飾物是一種美,而不化妝、不戴飾物也未必不美,尤其是天生麗質的女性。《漢武故事》說漢武帝起明光宮,征召兩千燕趙美女在宮中,但他挑選的每天跟他同車的16位美女卻都是天然的美女,不...[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中國古代婦女化妝、穿漂亮的流行服裝、戴飾物是一種美,而不化妝、不戴飾物也未必不美,尤其是天生麗質的女性。《漢武故事》說漢武帝起明光宮,征召兩千燕趙美女在宮中,但他挑選的每天跟他同車的16位美女卻都是天然的美女,不...[繼續(xù)閱讀]
婦女對自己美麗與否是敏感的,包括容貌、身材、穿戴和配飾等等,所以李清照在回憶美好的過去時,會想到衣服、穿戴的美麗。她說“舊時天氣舊時衣”,“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她對憔...[繼續(xù)閱讀]
(明)葉小鸞《擬連珠》九首(選八)劉孝綽有《艷體連珠》,戲擬為之發(fā)蓋聞光可鑒人,諒非蘭膏所澤;髻余繞匝,豈由脂沐而然。故艷陸離些,曼鬋稱矣。不屑髢也,如云美焉。是以瓊樹之輕蟬,終擅魏主之寵;蜀女之委地,能回桓婦之憐。眉蓋...[繼續(xù)閱讀]
胡慧覺(1116-1183),字悟貞,無為(今安徽無為)人,父親胡贊曾為黃州別駕,慧覺是家中長女。胡慧覺的傳記出自她丈夫的外甥袁說友之手,是她臨終前囑咐兒子們讓這位外甥為自己寫傳記的,也就是說胡慧覺圈定了自己的傳記作家。傳記說胡...[繼續(xù)閱讀]
1518年,弘治四杰、“前七子”之一的邊貢(1476-1532)為母親董金(1453-1517)寫了一篇行狀,文中細致地描繪了父母訂婚的細節(jié)、母親對家庭的照顧、不得抱孫的焦慮以及對母親不得“恭人”之封的遺憾。董氏,歷城人,父親董杰曾為永濟驛驛...[繼續(xù)閱讀]
兩個周氏,都是明朝人,一個是歸有光的母親周桂(1488-1514),一個是沈鯉(1531-1615)的繼妻。歸有光母親周桂,弘治元年(1488)二月十一日生,昆山吳家橋人,周家是吳家橋的大財主。歸有光(1507-1571)8歲喪母,他在結婚生女后懷想自己的母親,寫下...[繼續(xù)閱讀]
周氏(1478-1542),昆山人,嫁同縣的沈引仁。沈引仁的祖父是當?shù)孛t(yī)王安道的女婿,得到王氏醫(yī)術真?zhèn)?從此沈家世傳醫(yī)術。沈引仁父親早逝,周氏嫁過來時沈引仁還沒什么醫(yī)名,家有老母,生活貧窶。周氏孝養(yǎng)婆母,持家有方,丈夫也漸成名醫(yī)...[繼續(xù)閱讀]
明清有無數(shù)年輕女性為已故(或未故)未婚夫守節(jié)甚至殉節(jié),對于這種做法,當時有很多爭議,有擁護者也有反對者。反對者認為這種行為嚴重地違背了禮法,其中歸有光的《貞女論》可以看作這一觀點的代表作。在這篇頗為雄辯的文章中...[繼續(xù)閱讀]
王翠翹是明代一位極有音樂天賦的妓女,在江南很有樂名。傳記說她有至性,“雅不喜媚客”,特別不愿意與多金的大腹商賈交往,因而飽受鴇母笞罵。后來,她私下接受某少年的饋贈,脫離了鴇母,獨自徙居海上,更名王翠翹,與海上文儒貴...[繼續(xù)閱讀]
杜光庭的《墉城集仙錄》收錄了10位女仙的傳記,其中王奉仙仿佛為宗教而生。王奉仙(約836-886)是宣州當涂縣人,家境貧寒,以紡織自給。她十三四歲的時候,有天去給田中勞作的父母送中飯,忽然有十幾位少女來跟她嬉戲玩耍,眾少女很久...[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