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選自《莎士比亞評論匯編(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曹葆華譯。作者布拉德雷(A.C.Bradley,1851—1935),牛津大學教授。著有《莎士比亞悲劇》和《牛津詩歌講演集》。本文為《莎士比亞悲劇》中的第一講。該書系作者在...[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導言——選自《莎士比亞評論匯編(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曹葆華譯。作者布拉德雷(A.C.Bradley,1851—1935),牛津大學教授。著有《莎士比亞悲劇》和《牛津詩歌講演集》。本文為《莎士比亞悲劇》中的第一講。該書系作者在...[繼續(xù)閱讀]
導言——選自《易卜生文集》第八卷“附錄”(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關(guān)惠文、高中甫譯。作者盧卡契(Georg Lukács,1885—1971),匈牙利著名馬克思主義美學家、文藝批評家。本文系作者1911年所著《現(xiàn)代戲劇發(fā)展史》中的一節(jié)。原文分兩...[繼續(xù)閱讀]
1.愛德華·戈登·克雷《論劇場藝術(shù)》,李醒譯,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86年2.J.L.斯泰恩《現(xiàn)代戲劇的理論與實踐》(一—三),周誠、郭健、象禺等譯,中國戲劇出版社,1986年、1989年3.汪義群編《西方現(xiàn)代戲劇流派作品選》(1—3),中國戲劇出版社...[繼續(xù)閱讀]
導言——選自《現(xiàn)代戲劇理論(1880—1950)》(王建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關(guān)于風格變化的理論》是斯叢狄在探討挽救和解決戲劇危機的嘗試之前的“過渡章”,他總結(jié)了戲劇危機在易卜生、契訶夫等19世紀末作家的作品中的表現(xiàn)...[繼續(xù)閱讀]
導言——斯特林堡《朱麗小姐·作者前言》,高子英、李之義譯,選自《斯特林堡戲劇選》(高子英等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 1849—1912),瑞典劇作家、小說家、詩人和畫家,戲劇代表作有《父親》《朱麗小姐》...[繼續(xù)閱讀]
導言——梅特林克《日常生活中的悲劇性》,前半篇林驤華譯,后半篇伍蠡甫譯,選自伍蠡甫主編《現(xiàn)代西方文論選》(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作者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 1862—1949),比利時劇作家、詩人,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戲...[繼續(xù)閱讀]
導言——選自《布萊希特論戲劇》(丁揚忠等譯,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 1898—1956),德國劇作家、導演、戲劇理論家,戲劇代表作有《三毛錢歌劇》《伽利略傳》《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四川好人》等。布萊希...[繼續(xù)閱讀]
導言——選自《荒誕派戲劇》(華明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選文有刪節(jié)。馬丁·艾斯林(Martin Julius Esslin, 1918—2002),英國著名戲劇評論家、記者、制作人、翻譯家,出版有《荒誕派戲劇》《戲劇剖析》《布萊希特:罪惡的選擇》《阿爾...[繼續(xù)閱讀]
導言——選自《殘酷戲劇——戲劇及其重影》(桂裕芳譯,中國戲劇出版社,1993年),選文有刪節(jié)。安托南·阿爾托(Antonin Artaud, 1896—1948),法國詩人、演員、戲劇理論家。阿爾托在其著作《戲劇及其重影》中提出了“殘酷戲劇”理論,他認...[繼續(xù)閱讀]
1.彼得·布魯克《空的空間》,邢歷等譯,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2.Michael Kirby,A Formalist Theatre,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03.Philip Auslander, Liveness: Performance in a Mediatized Culture (secon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8...[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