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較好地理解酶對果實揮發(fā)性產物形成的影響,必須概述一下?lián)]發(fā)性風味產物及其在果實中生物合成的代謝途徑。果實在成熟時能產生獨特的揮發(fā)性成分,賦予果實明顯的特征,其對果品質量的影響及途徑已有詳細的綜述(Song和Forne...[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為了較好地理解酶對果實揮發(fā)性產物形成的影響,必須概述一下?lián)]發(fā)性風味產物及其在果實中生物合成的代謝途徑。果實在成熟時能產生獨特的揮發(fā)性成分,賦予果實明顯的特征,其對果品質量的影響及途徑已有詳細的綜述(Song和Forne...[繼續(xù)閱讀]
在成熟的蘋果、草莓、香蕉和甜瓜中,大于80%的揮發(fā)性成分為酯類物質(Dirinck等,1989;Song和Forney,2008)。大部分酯類成分有甜香味和水果氣味,其芳香閾值相對較低。酯類化合物的這些化學特性使其成為水果風味的主要貢獻者,它們通常是...[繼續(xù)閱讀]
脂肪氧合酶(EC1.13.11.12)在植物自身的防御系統(tǒng)和風味物質的形成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水果和蔬菜中研究最多的酶之一(Matsui等,2001)。LOX能夠催化含有1,4-戊二烯結構單元的C9或者C13不飽和脂肪酸上的分子氧。植物膜中最主要...[繼續(xù)閱讀]
在果實的揮發(fā)性成分合成系統(tǒng)中,LOX并不是唯一的酶,另外一個重要的形成醛和醇的酶就是醇脫氫酶(ADH,EC1.1.1.1)。ADH可以根據(jù)果實組織中的條件選擇反復合成醛類和醇類,科學家已經廣泛研究了ADH在高CO2濃度和低氧濃度下合成醛和醇的...[繼續(xù)閱讀]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AAT、LOX、ADH和PDC酶,果實揮發(fā)性成分生成的代謝過程中還有許多其他酶的參與?;始腋吕O果是一種含反義ACC氧化酶的轉基因蘋果,這種蘋果不產生乙烯,研究發(fā)現(xiàn)其四種生化合成途徑(脂肪酸、支鏈氨基酸、倍半萜烯...[繼續(xù)閱讀]
大部分的蔬菜組織中,并沒有產生酯類物質的機制,但是卻含有ADH、PDC和LOX。與多數(shù)水果相比,蔬菜中含有大量的萜烯類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對蔬菜的感官品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鮮胡蘿卜中含有多種多樣與水果中相似的揮發(fā)性成分...[繼續(xù)閱讀]
果蔬中的揮發(fā)性化合物的產生是其復雜新陳代謝的結果,其中包含著眾多合成途徑和調控機制。而代謝物的多樣性則與酶的低專一性和底物的可獲得性相關。因此,將來的研究重點應當轉移至整個代謝過程而不是一種單一的酶。前人的...[繼續(xù)閱讀]
1-MCP:1-甲基環(huán)丙烯AAT:醇-酰基轉移酶ACC:氨基環(huán)丙烷羧酸ADH:醇脫氫酶BCAT:支鏈氨基轉移酶CA:氣調貯藏DMHF:4-羥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DMMF:2,5-二甲基-4-甲氧基-3(2H)-呋喃酮DOXP/MEP:1-脫氧-D-木酮糖/2-C-甲基-D-赤藻糖醇-4-磷酸鹽EST:表達序列標...[繼續(xù)閱讀]
Aharoni,A.2004.Functionalcharacterizationofenzymesformingvolatileestersfromstrawberryandbanana.PlantPhysiology135:1865-1878.Aharoni,A.,L.C.P.Keizer,H.J.Bouwmeester,Z.Sun,M.Alvarez-Huerta,H.A.Verhoeven,J.Blaas,A.M.M.L.vanHouwelingen,R.C.H.DeVos,H.vanderVoe...[繼續(xù)閱讀]
果蔬的質地特征決定了消費者的可接受程度,與消費者期待質地的微小差異都會對果蔬的品質帶來負面影響。質地反映了與食品的觸感、形變、骨架、分解和力作用下的流動性等有關的食品物理特性。這些物理特性可以被客觀地測量...[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