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居住地古永昌郡內各民族與中原人民互相往來的歷史悠久,早就進行了互通有無的交換活動,開辟了商道。而在商道中尤以中印古道最著名。因為,它溝通了中印兩個文明古國,中國的絲綢(有的學者認為還有鐵、茶)西去,印度佛教...[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德昂族居住地古永昌郡內各民族與中原人民互相往來的歷史悠久,早就進行了互通有無的交換活動,開辟了商道。而在商道中尤以中印古道最著名。因為,它溝通了中印兩個文明古國,中國的絲綢(有的學者認為還有鐵、茶)西去,印度佛教...[繼續(xù)閱讀]
德昂族是古老的農耕民族,多居山區(qū)和半山區(qū),農作物有稻谷、旱谷、玉米、小麥、豆類、薯類、瓜類和甘蔗、油菜、根菜、芥菜、青菜、白菜等。水果類有香蕉、芭蕉、板梨、楊梅、芒果、澳洲堅果、西番蓮、柚子、荔枝、龍眼等多...[繼續(xù)閱讀]
一、“女王宮”遺址現(xiàn)今隴川縣城東約五千米,有巴達山從幫瓦后山緩緩而降,山峰依次走低,最后一個半圓形山丘,與巴達山相依,前方地勢開闊,站立其上,可以盡覽隴川壩的景色。這即是德昂女王建立宮室的地方?,F(xiàn)住這一帶的景頗族...[繼續(xù)閱讀]
無論哪個民族自古以來都有繁衍生息教育后代的責任,作為古老而優(yōu)秀的德昂族自然也不例外。新中國成立前,盡管德昂族只有本民族的語言而無本民族的文字,更沒有專門的教育機構和人員。但是德昂族人為了繼承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和...[繼續(xù)閱讀]
德昂族人民在長期認識自然的過程中,為了生存發(fā)展的需要,積累了豐富的地方性知識和技能。生產知識和技能方面如刀耕火種的生產技術與知識、修造梯田的知識、使用自然肥料的知識等;漁獵技能與知識方面,如運用不同的方式捕魚...[繼續(xù)閱讀]
新中國成立前,德昂族無專職醫(yī)生和醫(yī)療設備。凡是疾病,多祈求鬼神和老天保佑,無法與疾病作斗爭。但也有個別年長者或佛爺懂得一些草藥。原大寨鄉(xiāng)火石山(今遷哈里寨)的草醫(yī)金大富,其祖父原是大佛爺,曾從傣文醫(yī)書中學到一點草...[繼續(xù)閱讀]
德宏德昂族人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以自己辛勤的勞動和集體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學。其中,最大量和最根本的部分是口頭流傳下來的口頭文學,其次是借用傣文記載在“經書”上的文學。這些民間文學,內容廣泛...[繼續(xù)閱讀]
德昂族人受其人口數量和生活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在其民間流傳下來的體育活動和游戲多是一些小規(guī)模的、極具趣味性的群眾活動,又與其他許多兄弟民族同田共耦,所以在體育和游戲活動的許多方面與信仰小乘佛教的阿昌、拉祜,特別是...[繼續(xù)閱讀]
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德昂族也是個能歌能舞的民族。德昂族人民在其長期的生活和勞動中,創(chuàng)造了許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歌舞藝術。節(jié)日、進新房、嫁娶、葬禮、祭祀等活動都離不開歌舞。一、民間歌唱藝術自古以來,德昂族人民就...[繼續(xù)閱讀]
2008年6月14日,國務院發(fā)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510項)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47項),其中有德昂族澆花節(jié)。目前,瑞麗市德昂族水鼓舞也正作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申報中。一、非物質文...[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