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禪學思想史 > 列表
禪學思想史 共有 647 個詞條內容

第七節(jié) 批判

    以上舊記亦不言警玄面授義青,唯有稱贊義青為法中之福子與不速許可者,恐他難而重授受也而已。即警玄在世時,義青猶為雛子,無受大法之分,故不過言托法遠再勘后代付宗旨。面山以之為大陽付法投子之證失當也。以予觀之,警玄在...[繼續(xù)閱讀]

禪學思想史

第八節(jié) 大陽之法嗣

    契嵩《傳法正宗記》卷八云:“大鑒之九世曰鼎州,梁山緣觀禪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郢州大陽山警延者?!庇衷?“溈仰已熄而曹洞者僅存綿綿,然猶大旱之引孤泉。”嵩評當矣。警玄門下乏名匠,若無義青出世,則曹洞一脈如懸絲,然警玄...[繼續(xù)閱讀]

禪學思想史

第九節(jié) 《洞上金剛杵》與《永平廣錄》之記事

    面山欲立證警玄、義青之面授付法,著《洞上金剛杵》。山所提出唯一證據(jù),是所稱天童口訣者,然當該口訣,不足以證面授付法,卻見證其代付。《永平廣錄》卷三云:投子青和尚執(zhí)侍大陽三年。大陽一日問師曰:“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繼續(xù)閱讀]

禪學思想史

第十節(jié) 確實之投子行狀

    按錄投子義青行狀最古且最確實者為《舒州投子山妙續(xù)大師語錄》,門人芙蓉山道楷所編。同書云:師(義青)初到圓鑒(浮山法遠)禪師處,鑒迎而致禮,師唯默然。鑒令見“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話,師受教坐堂中三年。鑒時致問...[繼續(xù)閱讀]

禪學思想史

第十一節(jié) 《投子語錄》之明證

    次有《投子義青和尚語錄》二卷,十方凈因禪院自覺所編。覺,芙蓉山道楷之嗣,青之孫也。又同書序,神宗帝元豐七年李元沖所撰。然覺編系若為青入滅之翌年,其行業(yè)在人記憶中必為新者。因此同書所記是最可信認之史料,同書第一載...[繼續(xù)閱讀]

禪學思想史

第十二節(jié) 大陽傳

    《大陽警玄傳》見慧洪《禪林僧寶傳》卷十三,其略云:禪師名警玄,祥符中避國諱易為警延?!晔艦榇笊??!踔]鼎州梁山觀禪師……觀歿,辭塔出山,至大陽謁堅禪師,堅欣然讓法席使主之,退處偏室,延乃受之,咸平庚子歲也。...[繼續(xù)閱讀]

禪學思想史

第十三節(jié) 面山之批議

    面山議之曰:今檢此傳,天童所謂剽掠典故誣謾先德之根源,明明了了所不能藏也。何者謂延祖以咸平庚子歲始住大陽而足不越限、脅不至席者五十年……其年八十,坐六十一夏,則此歷當皇祐元年己丑(仁宗年號,1049)也。且遺偈云“吾年...[繼續(xù)閱讀]

禪學思想史

第十四節(jié) 面山之誤謬

    然如面山之議,以足不越限五十年為正確,而否定警玄之天圣五年入滅者,誤也。何則? 以住山五十年為正確,天圣五年入滅為誤。若以仁宗帝之至和元年甲午八十五歲順世,則其結果如何?警玄遺偈乃寄王曙者,而《王曙傳》見《宋史》卷...[繼續(xù)閱讀]

禪學思想史

第十五節(jié) 關于大陽年齡面山之錯誤

    按浮山法遠謁大陽山警玄稱為真宗帝天僖中,此慧洪《禪林僧寶傳》卷十七所載。玄于八十五歲、天圣五年示滅,則天僖元年方七十五歲,可謂老矣。而面山所論天僖季大陽年方五十強,豈作嘆老矣,托人之預計哉! 是全非也。更按投子義...[繼續(xù)閱讀]

禪學思想史

第十六節(jié) 投子得法在浮山之晚年

    至青參浮山法遠時,法遠既已晚年,遠之行實,當以其嗣法云所錄為正確,而據(jù)《云臥紀談》所載法云之記事,有充分信憑之價值。其說云:浮山圓鑒遠禪師,天圣中,許公式漕淮南,命出世太平興國寺。逮慶歷癸未,逸居天柱山月華庵。至丙戌...[繼續(xù)閱讀]

禪學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