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每個人都能獨立地進行戰(zhàn)斗。意指每個人都能發(fā)揮自己的戰(zhàn)斗能力,并不依賴他人,強調個體的獨立作戰(zhàn)能力。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zhàn);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這是韓信在背水一戰(zhàn)前激勵士兵的話,意思是將士兵置于沒有退路的境地,使他們每個人都能獨立作戰(zhàn),發(fā)揮出超常的戰(zhàn)斗力。
來源:
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戰(zhàn)爭故事,特別是楚漢相爭時期的背水一戰(zhàn)。韓信帶領的漢軍面對強大的敵軍,選擇了背水列陣,意味著沒有退路,只能決一死戰(zhàn)。這種情況下,每個士兵都知道只能依靠自己,因此都展現(xiàn)出了超常的勇氣和戰(zhàn)斗力,最終取得了勝利。
引申意義:
除了字面上的軍事意義外,這個成語也常用來形容在困境中,每個人都能發(fā)揮自己的潛力,獨立應對挑戰(zhàn),不依賴他人。
比喻意義:
比喻在困難或危險的情況下,人們能夠自力更生,獨立解決問題。
近義詞:
各自為戰(zhàn)、自立更生
反義詞:
依賴他人、束手無策
辨析:
“人自為戰(zhàn)”與“各自為戰(zhàn)”意思相近,但“各自為戰(zhàn)”更強調個體之間的獨立性,可能缺乏整體的協(xié)作;而“人自為戰(zhàn)”則既強調個體的獨立性,也不排除整體協(xié)作的可能性。
文化內涵與智慧:
這個成語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兵法中的智慧,即在特定的情境下,通過激發(fā)個體的潛能和斗志,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也反映了中國文化中對于個體獨立性和自力更生的重視,鼓勵人們在困境中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
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時期,有一次,漢將韓信帶領數(shù)萬軍隊攻打當時依附楚王項羽的趙國。
趙王趙歇與主將陳余駐守在井陘(今河北井陘北),大約有20萬軍隊,是漢軍的數(shù)倍。韓信想,如果按正常的戰(zhàn)法,漢軍必敗無疑,就采用“陷之死地而后生”的戰(zhàn)術,故意派了一支軍隊駐扎在井陘附近的綿蔓水邊,背靠綿蔓水擺開陣勢。
趙軍將士看到韓信這種大違常理的布陣,不由覺得好笑,連韓信的屬下也很難理解。兩軍交戰(zhàn)后,韓信佯裝敗走,退到綿蔓水邊的陣地,然后回頭再戰(zhàn)。
兩軍再度交手,韓信的軍隊與先前判若兩軍,人人奮勇殺敵,以一當十,把趙軍打得落花流水。
戰(zhàn)爭結束后,將領們有的獻上敵軍的首級,有的押來俘虜,紛紛向韓信報功。在慶功宴上,將領們暢所欲言,回顧了戰(zhàn)爭的經(jīng)過。但是,他們對韓信的布陣感到疑惑不解,尤其是背水列陣,更是不能理解。
有位將領實在憋不住,就問韓信:“將軍,屬下有個問題向您請教。兵法上說,選擇陣地要右面、后面靠山,左面、前面臨水。可將軍為什么偏偏要我們背水作戰(zhàn),與兵法相悖呢?”
韓信微微一笑,回答說:“我這種列陣方法,在兵法上也可以找到,只是你們沒有想到而已?!?br/> 眾將領聞言,紛紛請教。
韓信又說:“兵書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嗎?只有把軍隊安置在有死亡威脅的地方,士兵們才會人自為戰(zhàn),即為了自己的性命而拚死作戰(zhàn)。”
將領們聽了韓信的這一番話,不由恍然大悟,對韓信的指揮才能佩服得五體投地。
后來,人們就用“人自為戰(zhàn)”這個成語,來指人人都能獨立作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