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婆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與梵天、毗濕奴并稱,是印度教教徒最為敬畏的神之一。濕婆派信徒奉其為最高神,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八種化身。
濕婆是妖魔鬼怪的統(tǒng)帥,外型被描繪成擁有五頭、三眼、四手,手中分執(zhí)三股叉、水罐、神螺、鼓等;身著獸皮衣,渾身涂灰,頭上有一彎新月作為裝飾,頭發(fā)盤成犄角形,上有恒河的象征物,坐騎是一頭大白牛。
濕婆是宇宙的毀滅之神,但在印度教哲學中,“毀滅”包含著“再生”的含義,因此濕婆也承擔著創(chuàng)造和轉(zhuǎn)化的職能。
此外,濕婆還是苦行之神、舞蹈之神、時間之神、死亡之神、瑜伽之神、保護之神等等。
關(guān)于濕婆的誕生,有一個著名的神話故事:
梵天、毗濕奴和濕婆是印度教三大主神。有一天,他們?yōu)榱藸幷撜l是最高的神而爭吵起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決定進行一場比賽,看誰誰能先找到宇宙的盡頭。
梵天乘著天鵝飛向上方,毗濕奴乘著巨蛇向下潛入海底,而濕婆則以他的神力向下挖掘。梵天和毗濕奴都沒有找到宇宙的盡頭,而濕婆則一直挖到了宇宙的底部。
當濕婆到達宇宙底部時,他發(fā)現(xiàn)了一根巨大的神柱,這根神柱支撐著整個宇宙。濕婆意識到,這根神柱就是宇宙的源頭,也是最高神的力量所在。濕婆向神柱頂禮膜拜,并獲得了神柱的力量。從此以后,濕婆成為了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也是宇宙的最高神。
濕婆與雪山神女早在幾萬年前已經(jīng)結(jié)下了一段情緣。後來,雪山神女轉(zhuǎn)世為人,成為達剎王的女兒薩蒂。薩蒂長大后,依然深愛著濕婆,并違背父王意愿,嫁給了濕婆。達剎王對濕婆十分不滿,經(jīng)常在公開場合羞辱他。
一次,達剎王舉行祭祀儀式,卻故意沒有邀請濕婆。薩蒂無法忍受父親對丈夫的輕視,憤而投火自盡。濕婆得知妻子去世的消息,怒火中燒,沖到祭祀現(xiàn)場,殺死達剎王,并將他的頭顱砍下。
為了平息濕婆的怒火,眾神勸說毗濕奴去制止他。毗濕奴用他的神盤將達剎王的頭顱砍下,并將它重新安放在達剎王的脖子上。
濕婆是舞蹈之神,他的舞蹈被稱為“坦達瓦之舞”。坦達瓦之舞象征著宇宙的永恒運動,毀滅與再生。當濕婆跳起這種舞蹈時,世界將會陷入毀滅,然后重新開始。濕婆的舞蹈通常是在戰(zhàn)場上進行的,他用舞蹈來消滅邪惡勢力,維護宇宙的秩序。
濕婆被認為是瑜伽的鼻祖,他教導(dǎo)了眾神瑜伽之道。在印度教文獻中,濕婆經(jīng)常被描繪成正在進行瑜伽練習的形象。例如,在《濕婆經(jīng)》中,濕婆被描述為坐在凱拉什山的山頂上,進行冥想。
濕婆教導(dǎo)的瑜伽之道包括體式、呼吸練習、冥想等。體式可以幫助強健身體,提高柔韌性;呼吸練習可以幫助平靜心緒,集中注意力;冥想可以幫助人們獲得內(nèi)在的平靜和喜悅。
濕婆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是毀滅之神、舞蹈之神、苦行之神、瑜伽之神。他的神話故事充滿了矛盾和沖突,既展現(xiàn)了他的毀滅之力,也體現(xiàn)了他的慈悲和智慧。
濕婆的毀滅之力體現(xiàn)在他與各種惡魔的戰(zhàn)斗中。他曾斬殺無數(shù)惡魔,保護了世界免遭毀滅。他的第三只眼可以噴射出毀滅性的火焰,可以輕易摧毀一切。
然而,濕婆也是一位慈悲的神。他曾救助過許多處于困境中的神人和凡人。他寬恕了犯下罪行的兒子伽內(nèi)什,并將其收為己用。他甚至愿意為了眾神而飲下毒藥,拯救世界。
濕婆是一位苦行之神。他常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凱拉什山修煉瑜伽,過著簡樸的生活。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解脫,而不是物質(zhì)上的享受。
濕婆也是瑜伽之神。他教導(dǎo)了眾神瑜伽之道,幫助他們獲得身體、精神和靈魂的和諧統(tǒng)一。瑜伽之道至今仍在印度和世界各地廣泛傳播,為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巨大的益處。
濕婆的神話故事反映了印度教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它告訴人們,世界是充滿矛盾和沖突的,但最終會走向和諧和統(tǒng)一。人們應(yīng)該追求精神上的解脫,而不是物質(zhì)上的享受。